查看原文
其他

打不赢,就加入他们~

也谈钱 也谈钱 2022-08-24
今天来给大伙安利一个可能有点打击投资信心的功能 (不过别担心,“结局”应该是好的……)

有行记账有一个很棒的更新——可以把我们记录的收益曲线和「偏股混合基金指数」来比较了(我后来得知,其实是早就更新了,只不过我留意到,略惭愧)

偏股混合基金指数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就一个很普通的指数,但在过去这些年对我的投资理念影响很大。而且我确信这条曲线可以帮不少在读文章的小伙伴们有效提升未来的收益

……

我从 2019 年就一直在记录自己的收益数据,一边给大家做安利,一边也在分享自己的财务自由实证曲线

对我而言,投资记账有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了解自己投资的真实水平,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做无效努力

当初安利时给大家分享过这样一张图,来自我一位多年炒股的朋友。他对自己的炒股方式深信不疑,直到我帮他点开了账户收益统计功能,看到了这样一张图 👇

这张图成了他投资之路的一个重要转折。折腾了这么多年,他头一次发现,原来自己明明不折腾,就“傻傻”买指数都能赚得更多……

……

当初大多数记录收益曲线的 App 都是在和沪深 300、中证 500 这些宽基指数比较,但我觉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才是普通人投资最好的对比参照,偏股混合基金指数代表的是基金经理们的平均收益,ta 的意义是被低估的。

A 股的波动很大,跑赢沪深 300、中证 500 这几个指数是相对容易的事儿,我们很容易因此而高估自己。

就比如我自己的财务自由实证账户,这里记录的是我的总资产,包括了没有去投资的备用金和现金,所以收益数字会明显打个折。但即使是这样,我这些年的收益曲线还是明显地跑赢了指数 👇

但这能说明我懂投资,应该自己去投资吗?其实还不能。

因为换到对比偏股混合基金曲线,和基金经理们比,我一下就会看到真实的自己了 👇

看到自己的收益跑赢了沪深 300、中证 500,我们可能会沾沾自喜。但如果这时候数据告诉我们,我们的收益其实只有基金经理们平均水平的一半呢?

这条曲线能帮我们更理性地做出选择——投资,是应该自己下场折腾,还是应该“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

投资理财,我还是更喜欢和基金经理们比

虽然常有各路观点吐槽公募基金行业,行业乱象、持仓限制等等等,但即便如此,公募基金依然是值得我们大部分普通投资者关注的投资方式,尤其是当我们自己的收益不及公募基金时。

……

投资这些年,我经历的一个变化。

从开始炒股时幻想能比肩巴菲特,到认清自己不适合炒股转而去选牛基;再到发现选牛基也做不到,转而接受偏股混合基金的平均收益,“吃大锅饭”。

我发现自己做不到的事儿越来越多,ego 越来越小。

但与此同时,我对投资的信心却越来越强,对未来的收益也越来越乐观,焦虑越来越少。

投资这件事儿和很多人想得不一样,大部分观点都在告诉我们,要选到对的基金、选到对的时间点,要做很多很多正确的事儿,才能赚到钱。

这也许是对的,但却不全面。

因为反过来,认清自己不擅长什么,然后把自己不擅长的事儿交给更专业的人,同样能够获得更好的收益。

大伙不妨也对照一下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大概率会有惊喜的。

常拿自己的收益和指数比,和基金经理们比,为的也许不是打败他们而是更好地加入他们。

PS:时隔一年的后记

2021 年 2 月,我把记录投资收益的 App 从“且慢小账本”换到现在的“有行记账”,并给大家写了这篇推荐

当时有留言问我,有行记账和且慢小账本看起来一样啊,为啥还要折腾换过去(且慢小账本是有知有行的伙伴们离开且慢前开发的,所以第一版有行记账看起来非常相似)

我说,但我会果断换过来,因为后面的差距会越来越大。选择伙伴,既要看他们现在的样子,也要看他们未来的进化。

现在一年过去了,回头再看有行记账的无数次更新迭代,答案已经很清晰了。不禁心生感慨,这种幸福叫做,我们选择的伙伴,在与我们一起成长(可能还更快)。

时隔一年,再给大伙安利一次有知有行的记账功能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